开心:#上头条 聊热点#一个民族要有一种精神,一座城也要有一种精神,如“哈密精神”。哈

哈密 更新于:2025-10-13 05:16
  • 振华家电维修部
    #上 聊热点#一个民族要有一种精神,一座城也要有一种精神,如“哈密精神”。
    哈密精神源于1987年7月特大洪灾引发的兰新铁路中断、1.2万名旅客滞留哈密。当时的哈密火车站仅是一个二等过路小站,只能容纳300人候车 。一万多名旅客滞留在这个小站,可想而知,它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为保证每一位旅客的安全,全城10万人紧急动员,兵团、铁路、地方团结协作,有序安置旅客,有的将旅客接到自己家中,无偿的提供食宿,有的个体户在火车站免费为旅客提供饭菜……涌现出王秋爱、殷桂兰等可歌可泣的事迹。最终,在5天5夜的无偿救助中,一万多人无一人挨饿、中暑或发生治安案件。这充分的展现出哈密区域各族各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 。此后,面对2024年春节暴风雪等特殊情况下的挑战,同样,哈密市全城动员、守望相助,使哈密精神不断被传承和升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强大动力 。 为此,为弘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哈密精神”,哈密市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的“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即将在哈密火车站站前广场落成。
    1987年哈密各族群众援助滞留旅客的感人事迹及其形成的“哈密精神”,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案例和宝贵财富。
    一个民族要有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涵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基本内涵,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和推动民族繁荣进步的动力源泉。
    一座城市也要有一种精神。“哈密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之精神的具体体现。
    实施“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创作项目,是哈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让“哈密精神”具象地、永久地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各族群众的精神空间,持续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持续注入精神动能。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