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J酒芯糖
重庆用电:2000公里外的能源“跨城快递”
咱重庆人夏天吹空调的电,竟然大半是新疆的风吹来的?最近“疆电入渝”特高压投运后,这事儿成了热搜——每天1亿度电从哈密出发,2290公里直达山城,比本地发电还便宜。为啥放着三峡电不用,偏要跨2000多里找新疆“借电”?这里面藏着能源调配的大讲究。
很多人好奇,怎么知道用的是新疆来的电?其实电网有智能计量系统,新疆电走的是特高压专线,就像快递有物流追踪一样,调度中心能实时监控每度电的来源和去向,清清楚楚。
为啥非得跨省调电呢?这得从资源分布和需求说起。新疆风能占全国30%、太阳能占22%,光哈密一个地方的风光资源就相当于10个三峡,绿电多到用不完;可重庆夏冬两季用电需求猛增,2024年夏季最高负荷超2000万千瓦,三峡电分到重庆的仅占12%,本地煤电又转型做调峰备用,根本不够用。好在特高压输电损耗才1.5%,新疆煤电价比重庆低0.15元/度,一年还能减碳1650万吨,相当于种4.5亿棵树,这波操作既解决电荒又环保。
要说用电需求有多猛,看看数据就知道:三峡早年发电愁销路,现在重庆年用电量超1000亿度,三峡分配的120亿度远远不够。加上重庆工业密集、人口多,夏天空调用电占比超40%,冬天暖气负荷每年增20%,供需矛盾突出,跨区调电成了必然。
那现在用电为啥稳当?首先特高压每天送1亿度电来渝,一半以上是风电光伏;本地还有蟠龙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装机像超大充电宝,晚上囤电白天放;800万千瓦煤电做替补,新能源不稳时立刻顶上。这套组合拳让供电稳如磐石,背后是特高压技术、全国能源统筹和环保减碳的多重支撑。
说到底,重庆用电的故事是资源互补与技术创新的缩影。西部绿电通过特高压变成经济收益,东部用电需求得到满足,这不仅是电力流动,更是区域协同发展和碳中和的生动实践。下次开空调时,你用的电可能刚从新疆风电场出发,跨越2000多公里来降温——这就是中国能源网络的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