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哈密热瓦普琴师艾买提·肉孜

哈密 更新于:2025-05-20 19:22
  • 烟雨若红颜手机摄影


    (本文由新疆作家郭涵搜集整理)


    艾买提·肉孜,约于1884年出生在哈密的拉普乔克村,于1978年8月28日去世,享年94岁。他因弹奏哈密热瓦普非常动听,便被人们送上了“喀勒特斯”(意为“很棒”“了不起”)的绰号,所以,人们都叫他“艾买提·喀勒特斯”。他是哈密地区很有影响的民间热瓦普琴师之一。

    他的乐器弹奏深受库尔班·托阔、艾山·凯克里克、库尔班·凯克里克等民间艺人的影响。艾买提·喀勒特斯师从于这些民间艺人,学习和掌握了都塔尔、弹布尔、哈密艾捷克、哈密热瓦普等等乐器的弹奏技艺。其中,他对哈密热瓦普情有独钟,在弹奏哈密热瓦普方面,他充分展示自己精湛的弹奏技法和风格。哈密热瓦普是一种多弦、无音位、需要高超的弹奏技法的多弦乐器,虽然听起来非常悦耳动听,但弹奏起来却很难,对弹奏者的音乐悟性要求很高。所以,在哈密能够圆满地弹奏哈密热瓦普的琴师寥寥无几,除了库尔班·凯克里克、艾山·凯克里克、帕夏普·阿克拜克之外,就数艾买提·喀勒特斯是哈密热瓦普的弹奏大师了。

    1936年,在哈密维吾尔文化促进会属下成立艺术剧社,艾买提·卡勒特斯与塔里普·何提普、帕·苏帕洪、乃买提·布苏克等民间艺人也加入到这一队伍中,直到1949年,都在该剧社从事文艺演出活动。

    1963年,在中央民族研究所的配合下,对哈密木卡姆首次开展整理、录音工作期间,艾买提·卡勒特斯和芒里克(后去世)、阿克帕夏、阿洪拜克、赛都拉·艾米都拉、萨利·铁木儿、艾赛提·木合塔尔、巴斯特·热米尼亚孜等一起积极参加这项工作,为保护和传承哈密木卡姆这一珍贵的艺术瑰宝发挥了重要作用。(郭涵,男,汉族,1968年3月5日生,新疆乌鲁木齐市人,祖籍河南省唐河县,从事过教育工作、新闻工作和管理工作,爱好古典诗词(汉语),擅长报告文学和剧本写作。现为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首届理事、中国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疆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疆报告文学学会首届常务理事、望天山文创中心负责人等等。参加了“中国新疆维吾尔麦西热甫”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工作,并取得了成功。撰写、出版了《妙韵天山》《奉献》《历练》和《点赞新疆人》等4本专著,共计200来万字,还与他人合作撰写、出版了一些书籍(如《新疆风采》《亲历激情岁月》《中国领导干部论坛》《沙明纪念文集》《建筑师文集》《新疆少数民族风采录(第一集)》《光辉的历程》等等)。撰写了电视连续剧《达瓦孜》(现已修改更名为40集的电视连续剧《达瓦孜秘史》)(待拍),和木卡姆音乐舞台剧《木卡姆新生》(现已列入自治区文艺扶持项目)等。采写完成了长篇人物传记《足迹》(待出版)。采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万桐书与木卡姆》(已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文艺扶持项目)一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篇报告文学《只留清气满乾坤》和木卡姆故事集《古今唱响木卡姆》均已杀青。现正在创作20集电视连续剧《万桐书结缘木卡姆》。长期以来,在报刊、网络媒体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尤其是报告文学和新闻报道居多。其作品中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